第一一〇章:无限杀戮-《殷商玄鸟传》
第(2/3)页
于是,她选择了回避。
……
胥余目光沉静地望着远处,随着最后一个人倒下,对方的骑兵已经到了。
三千骑兵,在步兵发起最后冲锋的时候,已经奔袭而来。
随着最后一个步兵倒下,它们已经到达了八百米外。
“这些人,都不怕死的吗?”胥余喃喃道。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著名的战斗,那就是“八里桥之战”。
那一战,清军兵力约六万人,英法联军兵力约一万人。
在英法联军犀利的火枪面前,清军丢下数千人命,溃逃而去。
而英法联军,只死了五个人。
但是,在“八里桥之战”稍早一些时候,其实还有一场“新河之战”。
新河之战的清军指挥官同样是僧格林沁。
那一次,僧格林沁面对的,是同样的一万英法联军。
不过,当时抵达新河的只有七百人,僧格林沁见对方人少,当即派遣麾下三千蒙古铁骑迎战。
但是,纵然是最精锐的蒙古铁骑,在英法联军的火枪面前,也是不堪一击。
那一战,英法联军七百人毫发无伤,而三千蒙古精锐最终活下来的,只有七人。
这也是为什么八里桥之战清军只损失了上千人,僧格林沁就下令跑路。
因为他实在是玩不起了,再打下去,无非是将六万人马通通填掉。
而现在,吴军的骑兵和清军一样,同样是三千。商军的兵力却只有两百四十人。
但这两百四十人使用的,却是二战时期德军的制式步枪98k,远远不是英法联军的燧发步枪能比拟的。
“砰砰砰砰……”
枪声又不断地响了起来。
不断地有骑兵倒栽葱似的跌下马来。
商军的阵营是两条交织在一起的斜线,如同一个v字。当然,角度要大很多。
这使得吴军为了获得更好的攻击范围,也形成一个楔形队伍。
不过,这也无疑为商军提供了更多的射击目标。
由于骑兵的速度远超步兵,因此像之前那样吊射是不可能的。
不过商军另有办法应对。
商军的阵地虽然开阔,但并不是一个个士兵孤零零地散开的。
准确的说,他们是三个人一组,三个人一组,组成了一个看似松散但是却又密不透风的阵型。
有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意思。
这种阵型,就是后世我军最经典的三三制战术。
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成熟于解放战争,大量运用于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步兵训练大纲中的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战术。
我军被誉为世界战争史上轻步兵的巅峰,这个战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我军缺乏重火力掩护,经常以密集队形冲击日军的坚固阵地,从而产生严重的伤亡。
林帅针对这个情况,提出了著名的“一点两面”指导原则,低级指挥官要注意适当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敌方密集火力的杀伤,强调以密切的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进攻。
在这个指导原则下,我军每一个班都分成三个战斗小组。
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行动。
三人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
这个战术也并非死的,他非常得灵活,随时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动。
比如现在这种情况,小组中原本司职掩护和支援的两个人就立即向司职进攻的那个人靠拢。
因为司职进攻的人枪法是最好的,在这样远距离的射击要求下,其他两人便放弃了射击,其中一人开始改为装填枪支。
他装填好枪支之后,就不断地交给负责射击的那名战士。
而那名战士就只需不断的射击即可。
因此,虽然枪声比之前稀疏了很多,但吴军的伤亡却没有减少。
但稀疏的枪声却给了吴军一种错觉,让他们以为,商军的火力似乎不够了。
于是,他们本来已经怯懦的勇气,似乎又提升了一些。
更加拼命地挥动着马鞭,冲了过来。
四百米……
骑兵的速度已经提升到了极限。
骑手们纷纷猛踢马腹,抽打马臀。
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这些穿着绿衣服的商军,都是不着甲的,手里拿的,也只是一根短棒。
所以,只要能够冲过去,他们就能取得胜利。
这么近的距离,骑兵狂风似的涌来,商军的士兵却似乎没有什么情绪波动。
杀了这么多人,他们已经麻木了。
他们只是端着枪,不断的装填,射击。装填,射击!
三人小组中的其中第三个人,已经在之前协助射击的时候,掏出了手榴弹,摆在了各人顺手的位置。
一旦骑兵接近五十米,那就是一顿手榴弹伺候。
胥余也参战了。
他端着一杆步枪,仔细地瞄准着一名赤着上身,身体上纹满各种图腾,哇哇怪叫的骑兵。
那人速度好快,竟然冲到了离阵地百米距离,还没死掉。
太嚣张了,必须打掉他的气焰。
“砰!”
那人啥事没有,反而将手中的吴戈掷了过来。
那一戈疾如流星,直奔胥余面门。
“砰!”
虞姬抬手一枪,将那吴戈打飞,拉着胥余就往后便跑。
紧接着,那人已经被商军打成了筛子。
虞姬拉着胥余,纵身一跃,已跳上了船头,急声道:“大王,你待在船上。”
第(2/3)页